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40集课程复讲 |
|
王淑兰学长 |
|
|
解行相应【不力行,但学文。长浮华,成何人。但力行,不学文。任己见,昧理真。】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,一个人的学问要增长,必须是“力行”加“学文”,这叫解行相应。“解”跟“行”就好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,两个轮子必须一起协调起来车子才可以推动。假如只有一个动,一个坏了,即不力行,只是学文、只是看书,甚至于只是得到很高的学历,即使是“专业的高材生”,都会成为“生活的低能儿”。学历高只是 “长浮华”,没有落实到学习生活中,和生活脱节,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能算什么高材生。所以“余力学文”,学了文一定要去力行,不然会“长浮华,成何人”。 “但力行”,如果我们听一句就做一句。可是在这个过程没有继续对照经典学习,有可能会“任己见,昧理真”,也就是做的不好或者偏离。比方说我们学“孝”,说要孝顺,爸爸妈妈交代什么事,我们就照做。如果他爸爸叫他太太离婚,他就不分析具体情况就把太太休了,这样就没有道义。害爸爸也失去道义却不知。 所以我们要“学文”,才知道这个“顺”是父母对的时候,我们要全心全意去做;当父母的方法不妥当呢,我们要会变通,迂回战术,有合适的机会的时候,我们赶快“亲有过,谏使更;怡吾色,柔吾声”。如果我们不继续对照学习经典,我们就可能“任己见,昧理真”。所以学问必须“力行”加“学文“,解行相应,相辅相成。而且解行的“行”是枢纽,当你有所力行,你才会有所感悟。 感恩《弟子规》老师!行鞠躬礼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